宋才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发布时间:2023-06-07 12:25:09 文章来源:中宏网

作者:

当前位置 : 首页 > 访谈

  中宏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王镜榕)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中宏观察家宋才发教授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宋才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 宋才发教授

  从中华法文化看“两个结合”深刻意义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作为法学专家,中国法学传统源远流长,您对这段话有什么深刻体会?

  宋才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有机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魂,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是一名法学教师和法学研究工作者,下面我从中华法文化的视角来解读吧。

  第一,中华法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的民族,而且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华民族自古就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秉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其强大的创造力和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不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仆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爱国是中国人发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中华民族不甘耻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从屈原、岳飞到抗日战争的英雄等都是广义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就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除了爱国主义之外,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各种具体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显现了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每当人类社会发生大的社会变迁都会出现相应的文化革命,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是因为历史的辩证发展是否定的否定,经过历史变迁的现代文化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一部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前行。

  第二,中华法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法文化虽遇百折而不挠,勇克时艰,代有兴革,形成了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影响深广的中华法文化体系,并因其连续性、特殊性、包容性,成为世界法文化史上最为绚丽的篇章。法律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及产物,文化自信在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加坚定。中华法文化表现出深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动力资源、坚韧的韧性性格,所有这些归结到一点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战国时期的《法经》是“集诸国法典”的集大成之作,开辟了后世立法的路径,具有里程碑价值和意义。中国法律的历史是在不间断的传承与创新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中,传承是以历史所提供的资料为基础,创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某些突破,创新较之传承更为艰苦。中华法文化的特质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体现着中华法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法以诚信为本,体现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诚信是中华法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是法的灵魂。一旦失去诚信,法律就丧失了权威,等同于一张废纸。战国时商鞅变法“立木为信”,移者赐百金,借以显示法必信。唐律中规定的惩治诈伪的法律规范,一直为后世沿承,表明法贵诚信是中华法文化一贯的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强大的韧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对在党领导下创造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积极评价和由衷自豪。

  第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论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或称本土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引领时代。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过程中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在中华民族时代化的过程中也相伴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在新时代新的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未来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是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有坚守的定力、奋发的勇气、创新的活力。

  加强和推进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中宏网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请您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谈谈您的学习体会?

  宋才发:第一,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是对我国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国法律文化传统和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法治文明的高度凝结和时代表达。把法治和德治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形成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种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运用于国家治理,使法治和德治在推进国家治理的方略选择和结构安排中发挥彼此共存和协同作用,则形成德法合治的国家治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把握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兼容性和一致性,坚持一手抓法治建设,一手抓道德建设。”德法合治的治国方案是中国几千年治国理政的经典传统和有效经验,夏商西周时期,主要推行德法混同治理;春秋战国秦时期,主要推行法律之治;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儒法合流、德法共治的治理格局。尽管古人对德法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都主张德法并用,这是我国古代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国家繁荣和文明进步极为重要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里强调的“任何时候”就是对我国治国理政普遍规律超越时空的认识和总结,阐明和揭示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重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德法协同合治形成相得益彰的叠加治理效能。法治不仅是法律之治,更重要的是良法之治,创制良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良法善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目标,道德是衡量法律善恶的重要标准,良法应当符合正义、公平、民主、自由、人权、和谐等基本道德价值,法律只有以道德为支撑,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成为维系良治的良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良法之治。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出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这是推动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也是坚持和实施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

  第二,建成现代化强国需要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统一,为了美好生活,不懈追求、不断奋斗、不断革新。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人志气更坚、骨气更硬、底气更足。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华文明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的伟大实践中,锻造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骨气和勇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近代中国革命文化中的民权思想,以及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人权思想共同构成中国人权文化的三大思想渊源。随着中国人权事业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我国国家人权软实力的基础是不断完备的人权保障体系,其核心就是自信自强的人权文化建设。为力促全球人权文化从对抗和冲突转向竞争和合作(即人权竞合),中国人权文化软实力建设要以人权文化安全策略为战略核心,以人权文化创新策略和人权文化培育策略为战略中心,以人权文化外交策略和人权文化传播策略为战略重心,进而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精神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底气是自信的表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自信铸就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底气。中华文明不仅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人文精神,而且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第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前提。文化“软实力”与民族文化认同呈正相关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越强大、越发达,文化自信心就越强,这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就越高,这个国家的人民就越能认同社会主导文化,就越容易形成统一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文化心理结构越是相近,就越能增强民族的向心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和一种文化创造。坚定文化自信源自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始终是一个有着天下情怀的文明体,在历史上也主要以文化认同立国。可以说,中华文明之所以始终没有中断、持续五千多年,主要是因为其包容性的文化特质,这也是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和现实基础之一。中国的崛起在最终意义上是文化的崛起,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与人类文明跃升的引领者,这种崛起是有别于现代世界体系中既成大国“国强必霸”的文明型崛起,是对发展理念和文明形态的创新,从而能够为世界进步提供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的每一次崛起都是文化融合创新的过程,都可以说是一次文化运动和文化事件,和而不同的王道之治是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和治国理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如何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当代文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实践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无疑是这种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活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辩证审视,是从自身内部打破传统模式所特有的超稳定结构进而实现文化转型和价值创新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预示着不同类型文明的交融互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正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种文明理念的创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内核的这种新文明形态,有着民族叙事与世界历史意义的双重向度,它破除了西方中心论的“普世”逻辑,是一个超越了因地理区隔或发展不平衡所致对立状态的秩序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扎根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立足当今时代的文明互鉴,是为人类社会破解世界难题、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提供的中国方案。它既描绘了开放包容、分殊共处的人类大同社会的文明图景,也是当代中国立足自身创造性探索的生动实践,为人类文明跃升提供了方向性启示和中国经验。中国不仅在历史上是一个文明体,在现代化的今天仍是一个有着文明追求和文明自信的国家,一个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跃升提供文化基础的现代文明体,中国文化始终有着“天下观”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理念,就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课题的回答。坚定文化自信还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创造及其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提炼,文化自信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更加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不仅将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文化是一个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其原因就在于文化具有创新创造的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在人类文明体系中,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交流交融,人类文明才能绵延不息、繁荣兴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的文化,总是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借鉴、吸收各种优秀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责任编辑:韩生红
点次数:3818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治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xinxunnet@126.com

电话:010-52889281

手机号:17611163099

备案号:京ICP备19051655号-1

联网备案号:11010802030303


版权所有:新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0-2019XINX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